标准综合智能管理系统

标准综合智能管理系统10余位工程师6年的产品积淀,60+政府及社团组织应用,管理服务200000+标准信息, 近200次功能升级,4次大版本升级 贯穿标准管理各阶段及环节。安全标准符合公安部二级等保技术保准。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团体标准宣贯评审会暨首届厦门大学智能影像学术交流会成功召开

日期:2023-12-12 08:30 来源:未知
分享:

2023年12月2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厦门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联合承办,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协办的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团体标准宣贯评审会暨首届厦门大学智能影像学术交流会在厦成功召开。本次大会邀请全国医学影像领域以及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工作领域中的专家学者共同与会,现场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和市内的近百名嘉宾及代表参会。会议开幕式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汪建华教授主持。

wps5.pngwps6.pngwps7.png

wps8.pngwps9.pngwps10.png

致辞嘉宾:郑林雄书记、严福华教授、薛蕴菁教授、黄嘉华教授、齐宝芬教授;开幕式主持人汪建华教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郑林雄书记首先代表承办方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随后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委兼磁共振学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严福华教授、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薛蕴菁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嘉华教授分别致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齐宝芬教授主持医学影像类团体标准发布仪式。

wps11.png

参会嘉宾、专家及与会代表合影

开幕式结束后,开展了精彩的学术专题讲座。上半场会议由上海长海医院左长京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薛蕴菁教授、福建省立医院马明平教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王金岸教授以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汪禾青教授担任主持嘉宾。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工作委员会齐宝芬教授就《学会团标工作经验分享》进行了精彩的报告,从团体标准政策导向、学会主要团体标准工作成果及学会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东部战区总医院卢光明教授就《PET/CT肺癌检查操作和应用》做专题报告与会代表受益匪浅。东部战区总医院张龙江教授博士生郭邦俊分享了《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临床操作和应用解读》的专题,为临床工作中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严福华教授介绍了《能量CT多参数分析与临床应用》。苏州博思得电气有限公司范声芳博士进行了《乳腺X射线高压发生器标准解读》。

wps12.png wps13.png wps14.png

wps15.png wps16.png 

报告专家:齐宝芬教授、卢光明教授、严福华教授、郭邦俊博士、范声芳博士

下半场会议由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任克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华教授、厦门市弘爱医院杨天和教授、厦门市第三医院陈雷教授以及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庄雄杰教授共同主持。中日友好医院马国林教授介绍了《定量磁敏感图(QSM)成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北京邮电大学刘勇教授针对《IBRAIN: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影像学标记研究》进行了精彩的报告。北京师范大学舒妮教授就《人体脑白质结构连接组的标准化模型及个体脑健康智能评估》进行了专题报告。厦门大学屈小波教授围绕《物理智能磁共振成像》进行了讲座。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汪建华教授就《智能影像赋能临床初步实践》进行了精彩的演讲。

wps17.png wps18.png wps19.png

wps20.png wps21.png

报告专家:马国林教授、刘勇教授、舒妮教授、屈小波教授、汪建华教授

当日下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举行了标准评审闭门会议,针对《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采集及后处理规范》、《磁共振定量磁敏感成像(QSM)采集及后处理规范》、《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采集及后处理规范》、《基于结构磁共振影像的个体化脑网络构建规范》等四项团体标准的立项进行了评审及投票。同时,针对《肺癌PET-CT诊断放射性药物的应用标准》、《计算机断层成像(CT)临床图像质量》、《车载CT检查流程与临床应用规范》、《车载CT临床质量控制与辐射防护规范》等四项团体标准进行了技术审查。

wps22.png wps23.png wps24.png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团体标准评审会议


中科服标准管理系统功能全面,部署简单,系统稳定,后期维护成本低。由中科服软件自主研发,在技术支持与维护上有着得巨大优势,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充分认可,值得用户信赖。http://www.zhaobiaonet.com/